编辑制作:
  羽心叶紫
  丝雨青竹
电话:
  64032233转
  2423、2662
新闻 教育 留学 人才 网络 军事 生活 社区 图片 商店 绿网
在线调查
在当今时代,你认为哪些因素对青年人成功影响最大?
    文化素质  
    志向高远  
    人格魅力  
    社会机遇  
    创新能力  
    坚韧执着  
    协作精神  

  
频道推荐
热点文章
北京600多万从业者一半吃服务饭
外地学生赶场北京毕业生双选会
切勿盲目跳槽,惹来情绪障碍
2001年北京人才市场何去何从
“金领俱乐部”聚集人才资源
谦虚是美德应聘时切忌“过”
王辉耀:经历本身就是读本
WTO对中国人才的十大冲击
什么学问在工作中最有用?
网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王辉耀:经历本身就是读本

鲍云帆

  相信了解王辉耀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中国人才如何走向国际化的读本。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做了三年的项目官员;之后赴加拿大留学,获得MBA学位,接着攻读了工商管理博士;1988年他加入加拿大最大的工程项目咨询公司,出任国际市场董事经理;1990年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出生于中国内地的加拿大华裔外交官;从1993年起他担任全球第三大工程项目咨询公司副总裁,之后又创办了加拿大亚加国际集团公司和美欧亚国际商务公司任董事长。

  “真是岁月匆匆!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在国际市场项目开发中,在和国际贷款机构和各大公司的交往中,在追踪亚洲和中国项目的市场营销中,不觉就过去了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我的业绩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对公司的运作已非常熟悉,并开始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摘自王辉耀《我在东西方的奋斗》一书

  这段文字记述的是王辉耀在加拿大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被高薪聘请加盟加拿大最大的工程项目公司SNC-兰万灵国际部一年后的感受。我曾问过王辉耀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从什么时候起称得上是国际化人才?”他的答案恰恰就是文章中提到的这段时间。

  为了消除国际部中个别人对中国人一般只擅长搞技术或电脑,不擅长搞管理和比较灵活的工作的成见,王辉耀努力靠翻阅公司的年报和查阅以往项目卷宗作为快速熟悉公司业务的手段;在拥有6000名员工的这家大公司中,王辉耀在很短时间内就发现了公司管理中的漏洞,并通过主动请缨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局面,赢得了公司的信任。正是靠着这种决心和勇气王辉耀才成功地迈出了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目前这一切对于王辉耀来说都已成为过去,他也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国际化人才:一年中他有差不多近一半的时间奔波于国内各地和世界其他国家,他的客户也遍及欧美、日本甚至南美洲,用他的话说:“我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商机。”王辉耀指出,现在中国每年有一千万人出国留学、考察或旅游,出国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一个国际人的阶层正在形成;另外像去年出口增长还近30%的“广交会”,今年由于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增幅下降了很多,这所有一切都表明,我们已置身于国际化的环境中,尤其是入关之后,我们想不成为国际化人才都不可能了。

  中国迫切需要国际化人才

  “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中国人才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做‘国际人’将是未来人才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摘自王辉耀《新华商之路》一书

  1987年,王辉耀通过考试获得了暑期去日本讲学的机会,而日本公司国际化的程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前来参加训练班的精工和爱普生公司经理的TOEFL成绩都在550分以上。王辉耀在后来经商的过程中也发现,日本商人,特别是各大综合商社的商人都会英文,而日本的大企业也要求员工英语过关,他们还经常测试员工的英语水平,目的是使员工能够独自在国际互联网上获取国外资料,提高生产技术。目前日本在海外活跃着一支几十万人的商贸队伍,像在北京的日本大公司中的雇员,不仅会英文,也都会中文,三种语言运用得还都得心应手。而反观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就特别缺乏。比如我们广东生产的牛仔裤每条出口时才卖两、三个美金,而人家却以五、六十美金一条的价格进行销售。问题原因就出在我们缺少进行国际交易的人员,中间商的钱都让人家挣去了。王辉耀指出,真正国际化的人才应该是对国际文化、商务、不同民族和不同国际惯例了解清楚,到哪儿都能适宜并能从大趋势中悟到自己发展的人。

  如何成为国际化人才

  “我回到国内后,也发现国内这些年成长起来了一大批熟悉国际文化的外企人才正在为几十个‘三资企业’工作。这些人正在趋向于全球性的思维。其实,中国需要更多的人才建立全球性的思维模式,逐步减少‘本土意识’和‘本土思维’的局限性。全球思维不仅仅限于专业上的东西,而同时涉及商务、生活、人文等多个领域,需要了解国际文化和背景,而不仅仅是一门外语。”——摘自《我在东西方的奋斗》

  在谈及如何才能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时,王辉耀指出,首先要有充足的自信心,谦虚在海外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行。其次要重视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像在加拿大,小学二年级就有公共演讲课,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等到他们长大后很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少说多干的观念在进入跨文化的交流时就显得非常过时。除此王辉耀还特别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他觉得掌握的信息越多也就越能增强打交道的能力,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信息也是力量。他说自己在同外国公司做生意时常常会有功夫在诗外的感觉,比如同加拿大魁北克来的人聊一聊席琳 狄翁,跟美国人扯一扯GE公司,无形中就让对方觉得亲,从而建立起了信任感,这样有利于打破谈判中的一些僵局。

  我们的教育要改变

  “中国要培养21世纪的国际人才,必须要从教育抓起,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摘自《我在东西方的奋斗》

  王辉耀告诉记者,在加拿大的中小学,每到夏天,学校就组织学生们去一些国家,一般的加拿大中学生毕业后都去过一两个国家,此外加拿大的学校还有意识地吸收海外的学生和教师,以使本国学生能够接触不同的文化背景。像王辉耀自己的孩子也在加拿大读书。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门社会文化课,孩子们就要开始研究外国的一些东西,比如老师会让孩子们写一篇家庭作业,内容是你为什么学习日本的历史、经济及其他,孩子们也可向自己的父母讨教,在完成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增加对日本的很多认识。由此,王辉耀指出,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与之相比显得死板,上亿人学习一个大纲的东西不利于多元化思维的培养;大中学校的教材应该多样化,应多引进一些国际化的教材,学校师资方面也应兼收并蓄,避免近亲繁殖。

摘自《北京青年报》 (R-04)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