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留言 论坛 信箱 投稿
编辑制作:
  羽心 叶紫 丝雨
  青竹 冬泥
电  话:
  64032233转
  2423、2662
新闻 教育 留学 人才 网络 军事 生活 社区 图片 商店 绿网
人才主页 人才快讯 求职招聘 职业生涯 培训考试 名人名企 随身律师 猎头人 归国创业
中国科技馆将于1月19日(周六)在科技馆A馆地下一层阶梯教室举办《环境保护与公民责任》科普报告会,主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自然之友”会长 梁从诫 教授,欢迎参加!  中关村科技人才市场每周三定期举办人才洽谈会,地址:白石桥路甲7号(320路农科院站)海淀科技大厦7层,咨询电话:68944234。欢迎参加!
在线调查
  目前的职称考试和评定,暴露出不少问题,您认为:
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已经没有存在必要
由用人单位决定
不大好说
频道推荐
 
热点文章
IC人才培养走向多“源”化

穆强

     高校为“人才”而变
   
    如果你是一名将在2002年毕业的大学生,而又希望继续深造的话,你会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更多了——访问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的主页,你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其2002年“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招生简章。这意味着,不论你以前的专业如何,现在你将有一个新机会投身到集成电路业中来。而实际上,清华大学针对IC人才培养的这种学制改革自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2001年的IC专业二学位班中就已经有64名学员在读。而且,经过考察你就会发现,这种新意迭出的变化将成为2002年高校IC人才培养的主旋律。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下称“电子科大”)——2002年, 电子科大也在计划招收“微电子技术专业”的二学位学员,同时将微电子专业的本科生招生人数扩大到180人(2001年为150人)。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加速IC人才培养的战略,电子科大在2001年就做了相关的铺垫:10月,成立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将学校原有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在学校的“211”大楼中,一个面积为1500平米的IC设计中心已经建成,为IC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优良的硬件条件。学院的副院长张波教授对学校IC人才培养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认为电子科大最大的优势在于学校的专业设置覆盖了从材料到元器件,再到系统整机的整个信息产业,而且在诸多学科建设上优势明显,微电子专业在其中可以获得充足的上、下游专业的支撑。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IC人才的培养增长缓慢。以电子科大为例,在1990年以前,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年招生人数仅为30人;这种局面到了90年代末才有了本质的改变。而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出台后,各高校培养IC人才的积极性被真正地激发出来。目前,教育部正在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成立5家左右的“微电子学院”,建立IC人才培养的“大本营”。

    除了清华大学、电子科大等微电子专业传统名校外,一些以前在IC领域不甚闻名的高校也跃跃欲试,加入到IC人才培养的行列中来。同济大学的吴启迪校长2001年11月在“上海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论坛”上,宣布了同济大学的IC人才培养规划。为了成为高校中IC人才培养的“新锐”,同济大学不仅对学校原有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再配置,同时也在谋划引进了一批教学科研的“领袖”级人物,据悉,我国微电子学专家、中科院院士王守觉先生便在同济大学的引进名单之中。与传统名校相比,同济大学在IC人才培养的经验上可能是欠缺的,但同时也少了一些“条条框框”,使其对人才培训模式的的选择更自由、更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同济大学提出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

    高校间IC人才培养全方位的竞赛已经开始了,而正是由于刚刚开始,因此大家都有成功的机会。

    产业需要 “质” 变人才
   
    与高校的积极态度相对应的,是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旺宏电子(苏州)公司每年都要聘请复旦大学的老师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仅师资费用的支出每年就达50万元。即便有如此高额的付出以及高校的努力,企业对目前人才供给现状依然不甚满意。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投入高校培养的人才到交付企业使用,有一个“时间差”,难解企业燃眉之急;二是以往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离产业界的要求确实存在差距。因此,为了满足产业界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也在做积极的调整。

    这样的调整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训中更加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越来越多。在过去的一年中,清华大学分别与宏力半导体、有研硅、首钢合作的IC人才培训已经开始;电子科大与信息产业部电子24所、26所、44所合作的研究生课程班,以及与成都华微微电子公司的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也已启动。

    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更趋于国际化,各学校纷纷寻找国外的合作办学伙伴。2001年11月,清华大学与荷兰Delft大学合作成立的微电子技术联合培训中心在京揭幕,荷兰政府为中心捐赠30万荷兰盾。而电子科大的张波教授介绍,新成立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与安森美公司已达成合作,由安森美公司资助电子科大教师赴国外接受培训,并引进国外原版、顶尖教材,使得国内的IC人才培训从起步时,就与国际先进的经验接轨。

    总之,高校的努力在继续,而我们所能够观察到的努力所产生的变化才刚刚发生。而在变化中,“根据产业的需要调整自身”——则成为了高校所遵循的一条不变的原则。

    “源头活水”水难“活”

    诚然,高校在IC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会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但当我们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来审视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会发现要想满足整个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仍然有些“力不从心”。如果将IC人才的培养比作“源头活水”,那么目前以高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很难让其“活”起来的。究其原因,有四点:

    第一,由于多年来高校的发展依靠国家经费的支持,而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又很有限,这就造成了除几所重点院校外,其他学校很难在短期内调配充足的资源投入到IC人才的培养中来。

    第二,以往国家在集成电路研发方面的投入更多地给予了一些非高校研究机构,因此未能在高校中形成丰厚的软、硬件资源积淀,增加了高校培训项目启动的难度。

    第三,从以前高校培养的IC人才流向来看,一部分人选择了出国;一部分人进入了外企;还有一部分人改行,脱离了IC业。可见,能够最终投身于国内IC产业研发的人才十分有限;即使是在外企工作的人,主要从事的也是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作,离真正的研发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高校从产业界得到的人才使用情况的反馈也很有限,不利于其培训策略的调整。

    第四,目前高校中各专业之间相互割裂,联系较少,而未来的IC业,特别是IC设计业需要的是微电子、系统整机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可见,靠由以前单纯的“微电子专业”演变而来的“微电子学院”,是难担整个产业的人才培养重任的。

    由此看来,IC人才培养是一个超越高校力所能及的、更开放的大课题,高校只是未来人才培养架构中的一个环节。有分析认为,高校是IC人才培养之流的主源头,但不是惟一源头。

    走向多“源”化
   
    未来我国IC人才培养架构的全貌还没有人能够完全描述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IC企业必须介入其中。为了弥补高校的不足,已经有企业开始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自己动手培训人才。

    但现实的问题是,尽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自主培养人才的决心仍显不足,即使下决心自主培养,企业内心的感觉依然是“如履薄冰”。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企业承担了人才培训的高额费用——这是许多中小公司所难于承受的,另一方面企业又要应对人才流失给其带来的风险。为了自己的付出不至于最终成就了他人的“嫁衣”,企业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费时费力的人才培训,而通过“给高薪、互挖‘墙角’”来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这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

    于是,怪圈形成:企业个体基于市场现状的理智选择,却导致了人才整体供求的混乱。这就需要除企业之外的另一种力量出面平衡,这种力量就是政府。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简称ICC)是隶属于上海市科委的一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机构,近年来在IC设计人才的培训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据该中心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冯学吉先生介绍,为了加速IC人才供给速度,ICC考虑针对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开办一些“短训”课程,使IC专业以及其他非IC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接触到研发“实战”,借此缩短企业对毕业生上岗前的培训周期;同时由于一些非IC专业毕业生通过“短训”而快速“转行”,也加大了短期内人才供给的总量。冯先生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平抑目前IC人才市场的“物价”,为整个行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

    一些相似的探索目前也在深圳展开。目前国务院全国信息化推广办公室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及深圳的一些企业联手,正在联合培养集成电路EDA人才。负责该项目的周祖成教授介绍,人才培训的费用将由政府、企业和受训个人共同承担,他将其称为“三三制”。而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培训模式,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除此之外,一些专业化的IC人才培训机构也在成长。最近一个时期,优网通公司就正在谋划通过互联网提供全方位的IC设计人才培训服务。

    专家评价,这些专业培训机构的介入,将使得国内IC人才培训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与前文所提的高校、企业、政府诸种力量相结合,多“源”化的培训模式正在形成。其间必然会有竞争,但目前来看,大家合作的机会似乎更多一些。据悉,优网通目前就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几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合作伙伴。

    在IC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不同的人,分享着共同的希望。

摘自《中国电子报》(R-02)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