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资助事业
——记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姜旭萍
2010-05-28
本报记者 谢洋
    “姜旭萍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也是一个特殊的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形容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停顿片刻后,一连用了3个特别来描述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姜旭萍留给她的印象——特别能干、特别投入、特别有爱心。

    对于一名资助中心的主任来说,其职位的行政职能并不是很强。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完全要靠自己去开拓,有时得通过沟通感情求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有时又得靠据理力争来一点点打开局面。

    2006年,湖北一所刚刚完成院校合并的高校新入校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出现了问题。当时这所学校因为工资账户的问题和基层金融单位没有谈好,结果导致261名学生的助学贷款没有及时得到发放。听到这一消息,姜旭萍马上表示要约见金融单位,去学校开现场办公会尽快落实学生的贷款。但学校担心如果得罪了金融单位,会影响他们建设新校区的长期融资。

    看到这种情况,姜旭萍毫不客气地跟学校领导说:“建设新校区固然重要,但维稳是大事,一旦学生知道贷款发放不下来,引发大的学生事件怎么办?”很快,她又找到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知他们“银校合作协议是在你这里签的,签了协议文本就要负法律责任,这261名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要坚决放贷。”

    通过多方的沟通和斡旋,很快这些学生顺利地从银行得到了贷款。有人说姜旭萍在做这件事时很专业,之前在跟银行签订合同文本时,把融资问题专门写进去了。她认为自己之所以对这些财务上的事比较内行,主要得益于她曾经在咸宁税务局担任总会计师的经历。因此,她经常要求手下的工作人员:“做资助工作要学好中文、金融和医疗,这样才能干得好。光有热情,没有工作能力,只会纸上谈兵是做不好的。”

    2007年,国家在5个省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湖北作为试点省份之一,也面临着时间紧、工作任务重等难题。为了不影响高校学生开学报到,姜旭萍一方面迅速组织县(市、区)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一方面积极协调省财政落实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还要花大量精力与省开发银行协调。因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所有的工作都在摸索着前进,各个部门之间的碰撞和矛盾都比较突出,有的县区因为贷款得不到及时发放,开学前大量学生和家长聚集到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县资助中心。为了维持秩序,有的地方甚至出动了公安干警。

    面对特别紧迫的形势,姜旭萍到处奔走,每天从早到晚在各个部门之间汇报、协调、争取尽快解决贷款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疲劳过度,她突然发高烧39℃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两个星期,她一边打吊针一边签字,有几次为了落实工作,她拔掉针头就往办公现场赶。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湖北省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当年就贷出3亿元,得到了教育部表彰,并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多年的坚持和付出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目前,湖北的省内银行对助学工作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大,不论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还是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的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领导都高度重视助学贷款工作、发放金额在全国省区市均排名第一。

    “姜主任是拼命三郎,年轻人都比不过她。”在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姜旭萍的敬业和投入是出了名的。每天即使下班回家,她都要带上一堆文件回去进行修改和核对,为了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她很少在凌晨三四点前入睡。

    “也许她太忙了,平常连走路、说话的速度都比我们要快不少。”马文华笑着说。

    2009年下半年,国家开展中职系统人员核对。由于中职招生情况灵活多样,要在短时间内核对清楚省内100多万名学生的学籍、身份证号码和学校名称,工作量非常之大。当时这个数据系统刚刚开通,全国各地的资助单位都要登录,网络线路不太稳定,经常要等到晚上10点、11点以后才能顺利地登入系统进行核对。为了按质按量完成这项任务,姜主任每天晚上都陪伴在工作人员身边,大家一起加班到凌晨4点是常有的事。“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年轻人,干部干部,不干就没有进步。”她说。

    在不少同事的眼里,姜旭萍既是家人,又是严师。她会把家里熬的鸡汤带到单位分给加班的年轻同事,也会在他们犯错误时,不讲情面地提出批评。“女同志,第一要对自己好一点,第二要对身边的人好一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得见。”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更多的时候,姜旭萍把她的爱心倾注到资助对象的身上。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姜旭萍马上布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在鄂学习的灾区学生家庭受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并为他们提供免费长途电话、发放慰问金,鼓励他们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与此同时,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向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去抗震救灾慰问信,并汇去3万元善款。这是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到的国内第一笔同行捐款。

    逢年过节,姜旭萍的桌上都会堆满她曾经帮助过的困难学生寄来的贺卡和来信,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成为她开展资助工作这些年来最大的心理满足。

    “忙归忙,但我的内心是快乐的,我现在把工作当职业来做,把职业当事业在做。”在姜旭萍看来,做学生资助工作是在做行善积德的事,只有带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厚的感情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只有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公平、公正地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头上,才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