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

“80后”大学生火烧毕业证引发反思

本报记者 彭冰 实习生 赵旭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一段长约1分57秒的“80后大学生火烧毕业证”视频,近日疯传网络。视频的主人公郑克峰,2005年毕业于湖北某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因求职5年屡屡受挫,他一把火烧掉了大学毕业证书,并用手机将这一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互联网上,在网民中引起不小震动。连日来,对此事件,跟帖者攘攘,议论者纷纷。

    据郑克峰介绍,他今年28岁,吉林省桦甸人,当年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2005年毕业后,他在广东任过代课老师,月薪1000元左右,2008年被辞退。后来,他回到家乡,白天找学生补习,晚上在学校门口摆小摊,卖烧烤,“赚几个零花钱,勉强度日”。

    “找工作太难了,我没有背景,家里很困难,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每次投简历都是石沉大海。”郑克峰说,5年间他无数次投简历,都被拒之门外,这些经历把他年少时美好的抱负和梦想都磨灭了。他也曾想过自己创业,但经济条件不允许,父母下岗失业,上大学花光了家里积蓄,自己工作以来挣的钱都寄回家还债了,而“想贷款,门都没有”。

    “要毕业证没用,很多地方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我这几年大学是白读了。”解释火烧毕业证的原因,郑克峰表示,他不是想作秀,更不是博得同情,就是想发泄心里的压抑和无奈,同时也想借此引起社会对失业大学生的关注。

    “‘80后’大学生火烧毕业证”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立即在各大网站流传,跟帖论战随之而起,人人网还就此在网民中展开了讨论。在郑克峰的家乡吉林省,这一事件也引起诸多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成为校园热点话题。

    “看似疯狂之举,却是行为艺术,反映了当代部分大学生的酸楚和无奈。”长春大学学生小关,对郑克峰的行为表示理解。他说:“寒窗苦读16年才能拿到大学毕业证,按道理应备加珍惜。但这年头,博士硕士满街走,本科生又算什么?除了名牌大学,其余高校的文凭大多不是什么有分量的敲门砖。读完大学却难以找到工作,这种心理压力和生活窘迫是一些大学生难以承受的。”

    吉大哲学系学生小郭认为,这一事件的出现,不仅给高等教育带来警示,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警示。“毕业证是大学学识能力达标的体现。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大学生觉得工作难找,另一方面招聘单位常抱怨招不到理想人才,形容现在的大学像速成班,高等教育质量滑坡,课程科目设计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扪心自问,有的大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有的念书期间心态浮躁;有的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泡吧、交友恋爱,四年一晃儿过去,除了混到一张毕业证,真本事真功夫又有多少?大学生只有努力打造自身实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与其最后迁怒于毕业证书,不如趁现在猛打铁、勤炼钢。”

    “其实对于我们专科生来说,毕业证本来就没有太大意义,我们找工作凭的就是能力。”吉林工商学院学生小吕对记者表示,毕业证是辛苦学习十几年后得到的认可证书,烧掉它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做法,何况,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大学文凭早就不再是就业护身符,不能把工作指望全落在这张纸上,要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关键还在于提高自身能力。

    郑克峰火烧毕业证后,被个别网民称为“2010年史上最牛大学生”,认为其“有个性”。对此,东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赵宏义指出,这一特例是青年人理想愿望长期得不到实现和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过激反应,冷静之后就会回归常态。“一张燃烧的毕业证照亮了诸多现实问题,但反思过程中,不能把责任全推给高校和社会”,正如某些评论人士所言,赵宏义表示,就业本身涉及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对等,青年人要内外因结合看问题,以科学辩证的态度理智分析,从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鞭策自己不断提升素质,以适应将来的岗位需求。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