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全国首个面向高中生、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翱翔计划”迎来首批毕业生——

“这一年,我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本报记者 雷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0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从驻波微电机的实验特性看超声电机的原理和应用》、《克隆Gc1Qr(74-250)并研究其在细胞内转位情况》、《胆绿素还原酶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检测和分析》……这些专业性很强甚至有些深奥的科学研究报告不是科学家们的专利,而是出自一群高三学生之手。

    10月12日~19日,在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上,120名“翱翔计划”学员汇报和展示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接受科学家的检验。全国首个面向高中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翱翔计划”由此迎来首批毕业生。

    2008年3月,北京市教委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翱翔计划”,上百名高一学生走进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家的指导下,根据为其专门设计的培养方案开展研究性学习,享受“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乐趣。

    一年多来,承载着各方关注的孩子们收获了什么?

    “一只蚂蚱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

    回顾一年多的“翱翔”生活,北京市大峪中学学生曹原说,他最大的收获来自一只蚂蚱。

    曹原是“翱翔计划”的首批学员,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习。去年8月的一天,曹原和北师大本科生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到京郊延庆县妫水河边做实验,白天做数据搜集,晚上做统计分析。其间,他们意外发现,试验数据与以往差别很大,却怎样也解释不清原因何在,回顾一天的操作过程,没有问题;打开所有仪器重新进行检测,也没有查出任何故障。大家急得满头大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再一次从头到尾检查所有的操作程序,这才发现在数据记录器中,有一只活蹦乱跳的蚂蚱,原来这就是“祸源”。

    曹原这样总结蚂蚱给自己上的“重要一课”:“科学试验如此严密,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哪怕是一颗小小螺丝的松动,都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的准确性。”

    和曹原一样,去年3月,一群高中生走进62所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在体验初进实验室的神秘、新奇和兴奋之后,又迎来了更多的收获。

    “科学研究是为了什么?”这是北京大学教授杨振军在第一次与学员座谈时提出的问题。是为了有一份令人尊重的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还是为了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国力?北京育才学校学生郝韵说,杨教授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她,科学家们坚定崇高的科学信念,也让她看到了科学的力量。

    “在高校实验室,每个人都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实验室太吸引人了,进入实验室后,就算抱着机器睡在实验室里等结果,也没有人愿意离开。”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学生孟泽龙悟到了实验的真谛,“在高校实验室里,你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去操作,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出现了。”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今年暑假到武汉观测日全食那天,天空云量达到80%,这让大家觉得灰心丧气。

    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学张天注意到身旁的一位老人,一手拿着本旧书,一手拿着玻璃认真地观看。老人特地从长沙赶来,旧书是他在33年前买的介绍日食的书。“我留着这本书等了33年,真是太幸运了,这个过程就是一笔人生财富!”老人感慨万分。

    老人的话让张天豁然开朗,他和同学一起,振奋精神,连续上百次按动快门,最终把初亏的景象拍了下来。张天也有了新的感悟:“实践中一定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我们学会应对。即使失败,也要分析数据,总结原因。”

    “这是一群正在加速成长的‘90后’”

    作为翱翔学员高校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曹金珍开始时曾担忧,学员们参加科学研究会不会动机不纯,“如果纯粹是为了在高考中加分,未免急功近利。”

    这样的顾虑正在悄然消失。

    一年多来,在与学员的不断接触中,曹金珍欣慰地看到,学员们虽然学业繁重,但仍拿出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到实验室里做实验,不仅学会了使用一些实验仪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研究、思考、写论文,“这已经达到‘翱翔计划’的目的。”

    更多的专家则在毕业答辩的论坛上竖起大拇指,“他们的很多设想十分大胆,很有价值”,科学家们对翱翔学员的喜爱溢于言表。

    还有来自家长的评价。在“翱翔计划”刚启动时,有的家长并不支持,毕竟中学生有高考的压力,参加“翱翔计划”不能直升大学,还占用学习时间。但是不少家长渐渐发现,孩子在“翱翔计划”的学习中发生巨大的转变,学会了兼顾学习和科研,家长也因此转变了态度。

    在北京某科研院做研究员的张春明连用了几个“特别”来描述发生在女儿张碧荷身上的改变。

    特别知道感恩。因为“翱翔计划”是在高中课程体系内的培养计划,高校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们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张碧荷,她感受到了这种温暖。一次,一位研究生学姐晚上加班没吃饭,她便用积攒的零花钱为学姐买了一个热面包。

    特别懂得合作。研究生们也会安排她干一些与研究无关的活,刚开始这个“90后”小姑娘也会使小性子,而今她已经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怎样提出自己的想法。

    特别讲究效率。以前都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匆匆忙忙收拾东西,现在头天晚上书包和衣服都会整整齐齐放在床头。

    一个个细节如数家珍,这位父亲眼中饱含欣喜,“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翱翔试验”期待翱翔

    没有讲究的会场和喧嚣的热闹,备受关注的第一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全部安排在中学校园内举行。尽管如此,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工作人员内心依然充满激情,因为这份事业让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了交集。对于他们来说,“翱翔计划”半是理想,半是现实。

    在一次与外国专家交流时,对方的一句话让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张毅记忆犹新:“你们的考试很好,你们的课程很多,你们的教材很深,可是你们依然要买我们的专利,为什么?”

    而今,对这个问题答案的追寻正在展开。

    “翱翔计划”将提供一种新的机制、新的平台。它更多地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潜能”——不是为了一定要取得某项科研成果,或是让学生在专业杂志发表文章。在“翱翔计划”选修课程里,设置了如“为每个学生创造多次讲述研究过程的机会”、“与学生共同感受科学家的成长历程”等非知识性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渗透与能力培养,防止过于注重知识学习甚至单纯追求成果的弊端。”

    “翱翔计划”2008级的首批学员全部来自示范高中学校,从2009年开始扩招,北京市所有高一学生均有参与选拔的机会。作为“翱翔计划”的领导者和执行者,他们为这样的案例所感动:一年前,一个远郊区县的学生,不仅去一次实验室的路程要5个小时,而且第一次进实验室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在学科分论坛的展示、汇报中,他却表现得那样自信与从容,“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变化太大了”。

    不是没有遗憾。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说,学员们经过一年的学习,逐渐培养起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随后又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中,矛盾的现实让这位75岁的著名物理学家发出“太可惜”的感叹。

    学员也有自己的困惑。“高考无疑是高中阶段最大的难题,需要在日常学习与‘翱翔计划’之间取得平衡。既要不影响日常学习,又要挤出相应的时间做好课题研究,这个‘度’很难把握。”

    探索还在继续,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领导者有着更长远的眼光——要在更大的范围推广这一实验。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院长罗洁表示:“‘翱翔计划’做的不仅是针对学员的事情,而且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对北京乃至全国如何通过教育变革来增强民族竞争力的探索。”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