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8日

星期

   

国计连着民生
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应与国际接轨
大学教授评审制度应与国际接轨

――张鉴祖委员评说“SCI大户”、教授滥竽充数

本报记者 陈娉舒

  不能让“凑数论文”自娱自乐

  “目前,我国‘凑数论文’泛滥,科技界竟然出现了很多‘SCI大户’,亟需我们警惕。”3月6日,记者找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连续三届的“老”政协委员张鉴祖时,他刚刚写完了《基础研究成果统计应与国际接轨》的提案草稿。

  身为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深特邀研究员的张鉴祖委员说,基础研究是世界性的,贵在原始创新。一项基础研究成果是否重要,取决于两个要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国际科学界的反映。基础研究成果的价值,短期内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因此,按国际惯例,对基础研究论文的评估,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论文对科学界的影响和重要性。国际上对SCI期刊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影响因子”,粗略说就是一份刊物“当年度发表文章总量被引用次数”除以“这份刊物当年度文章总量”的所得,就是“影响因子”。如影响因子0.1,说明10篇文章有一篇被引用。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刊物论文被国际学术界引用得越多。而目前,大部分SCI刊物的影响因子都很低,影响因子仅有零点几的低档SCI刊物在全球就有好几千种,我国的学术刊物很多就在其中,就算影响因子较高的国内刊物《中国科学》,其影响因子也仅有0.4。

  张委员说,目前评价各大院所基础研究的综合水平,主要就是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统计的SCI科技文章数目,对各大院校研究所进行排队,排名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对该单位的直接拨款额、学校院所的档次;对个人,则直接与其待遇、职称、当年拿到的科研经费、能否获得各种“优秀人才”称号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我国对科技人员的SCI论文数的统计,未考虑所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这是致命的缺陷。影响因子低的刊物,投稿较容易,只要文章不太出格,一般会刊用。而影响因子高于3的,被国际上称为“SCI国际核心刊物”,其审稿非常严格,必须是“创新性的工作、高水平的论文”才能被其刊用。因此,“如果在对SCI文章做统计时,不考虑影响因子,低水平论文和高水平论文一视同仁,难免助长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治学风气。”

  “一些科技人员急于凑论文数,常常把一篇论文拆成几篇,然后投往影响因子低的刊物。照咱们目前的统计方法,其文章数目确实很多,但事实上,大量类似的‘凑数论文’无异于科学垃圾,在国际上根本谈不上有任何影响,与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的论文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张委员说,现在甚至出现了很多“SCI大户”,一年发表十几二十几篇论文,这种现象完全是违反科学研究规律的,是不可能的事。一项科学研究,从选题到采用文献等系列准备工作就需要很长时间,而能否出成果还是未知数,即便出了成果,从整理成文到发表,也有一个很长的艰苦的周期和过程。

  张委员说,这些天很多来自科技界的委员,在讨论交流时都有一个共识:我国目前高水平的、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太少了!一个主要例子是,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连续数年都是空缺。基础科学这部分获奖的科学家,也大多岁数很大,有的已80多岁。这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年轻科技队伍存在很多不足。

  张委员说,基础研究是国际性的,不分国界,不是中国一个标准、世界一个标准。基础研究的特点是:“只承认冠军,没有亚军。谁第一个做出来,成果就是谁的”。因此,对基础研究的评价体系,应与国际接轨,不能“自娱自乐”。张委员说,如果不尽快对论文发表的档次进行区别统计和对待,成果统计鱼目混珠,势必导致一些科技人员用低影响因子的SCI刊物文章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凑数”,“走捷径”,搞假科研,长此以往,不利于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对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创新水平、使我国科研水平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百害而无一利。

  竞聘教授应设十年“考核期”

  “大学教授太多太滥,已导致一种新的人才断层正在形成。”全国政协委员张鉴祖对目前国内的教授制度发出质疑。

  他提出,教授评定,应经过博士、数届博士后工作、过渡性副教授岗位,再聘任为教授,并且教授职位不宜流动,应为终身制。

  张委员所谓“新的人才断层”,是指国内一些类似教授的重要学术岗位,被未经实际考核的人占去,导致经过考核筛选后的优秀人才,反而找不到合适岗位。

  张委员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他说,目前的教授评定标准比较含糊,很多人根本未经任何考核,滥竽充数。他说,英国的一所大学,教授不到200人,而同样规模的中国大学,教授达到1000多人。数目相差这么多,只能说明我们的一些教授是不称职的,工作量是不够的。这种过滥的教授头衔,在国际上不被承认。

  张委员说,现在有一个现象,某人刚一拿到博士,两三年后,就拿到教授头衔,马上就提升为博士生导师,再随后就是某某院长、所长、学科带头人等等。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并未经过竞争、筛选、淘汰。人才的成长应该是滚动式的,在滚动中进行适度的淘汰。张委员说,有些人一开始很有才干,但在发展中,慢慢江郎才尽。但我们的一些做法是,不经过多轮的严格考核、磨砺,就把很多头衔和光环套给了他。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拔苗助长,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针对教授队伍的人浮于事,不久前上海大学等几所大学提出,教授也要聘任。

  对此,张委员认为,这项措施在我国教授太多太滥的情形下,作为一种过渡手段是可行的。但对我国高校科研教学的长远发展而言,不可取。从长远看,一个学校的教学岗位应当稳定。他说,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搞教授流动的。

  张委员说,国外聘一个教授很严格。一个年轻人博士毕业后,一定要做几届博士后,每届两年。国外博士后的竞争十分激烈,往往一个博士后位置有上百人竞争。如果能竞争到博士后位置,说明此人的研究工作已很不错。第一届博士后出站后,必须有相当不错的成果,才能在竞争中取得第二个博士后,随后就是申请做第三届博士后。两三届博士后做完后,说明他的研究成果基本进入轨道,部分成就已被国际同行认可。这样,他才可能申请到一个过渡性的位置,将教学、研究都做得很好,才取得副教授的职位,然后才能竞争教授。在国外,从取得博士学位到竞争为教授,一般约需10年。而教授岗位,应当是终身制的,这将帮助其静下心来考虑更高层次的课题研究。

  张委员建议中国教授评审制度与国际接轨———博士竞聘教授,应经过约10年的“考核锻炼期”,使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