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讯 2000年12月21日   星期  
不吐不快
南京大屠杀和健忘症

雅戈尔

  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遭人损毁的消息,心情只能用“痛心疾首”四个字来形容。我为南京市民在13日凄厉的警报声中前去抗议的义举所感动,更对南京某些官员形容“市民受到传媒刺激性报道影响”的说法嗤之以鼻。

  阴差阳错,我大学读了日语,一读就是7年,而且是在南京这座曾被日本兵蹂躏过的古都读的。因此,在我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大屠杀的真相和日本人的抵赖,还有,就是一些中国人的健忘。

  我曾在南京寻访过那些立于1987年的纪念碑,它们全都隐没在南京的街头巷尾,显得那么不起眼,却又和市民每日的平凡生活和谐相伴。前几年南京有报道说,有一处纪念碑被杂乱拥挤的农贸市场所包围,有失尊严,建议拆掉市场。我不知道后来菜市场到底拆了没有,但我以为大可不必,因为南京人就是以他们特殊的方式记住历史的,就在每天喧闹的生意叫卖声中,历史的纪念碑在注视今天生活着的南京人。然而万没想到,居然有人嫌纪念碑碍了他们酒店的歌舞升平!

  我曾经许多次带着各个年龄层次的日本访问团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每次心中总有一丝遗憾。当我看到冷冷清清的纪念馆中日本人比中国人还多时,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也许只有在每年12月13日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才会前呼后拥来这里讲几句话,之后呢?

  纪念馆的设计是有遗憾的。步入这个完全人工的地方,似乎找不到悲壮历史的感觉,只有在看过当年外国记者拍摄的历史纪录片后,才会有心灵的震撼。曾经有日本的右翼分子,在参观过大屠杀纪念馆之后,回国撰文说大屠杀的数字是捏造的,因为纪念馆里只陈列了几根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白骨。对于这样的家伙,我只想挥拳怒斥。不过,我也暗暗反思,我们对于历史遗存的保护是不是确有遗憾,我们的地方官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今年春天在我离开南京之前最后一次凭吊纪念馆时,看到正在扩建,我想其实我们不缺少这些人工的东西了,缺的是历史的真实!

  印象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的象征灾难的文化遗产只有两处,一处是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处是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遗迹。当初广岛的原子弹爆炸遗迹在申报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广岛人还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硬是说服了联合国的官员。如今,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屋顶”已成为该市的标志性建筑。出于对受到原子弹爆炸危害的老人渐渐死去的担忧,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广岛市政府给每个受害者拍摄了一段讲述可怕历史的录像,存在纪念馆中。现在,这些老人很多都已去世了,但年轻人仍然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他们的亲人讲述的历史。而我们呢?

  我的导师曾说,中国的史学是世界各国中最发达的,我们各朝各代的史书汗牛充栋。许多史官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故事为历代所景仰。然而,我觉得我们的历史都是落实在书本上,落实在了高考的八股试卷上,而不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许还有各种纪念性的建筑可以让我们凭吊历史,但是,记住历史并不需要宏伟的建筑,这只是一个普通中国人从鲁迅的精神里读到的真谛。

  (发表于时讯论坛)

 

 

新闻 | 教育 | 人才 | 网络 | 军事 | 生活 | 服务 |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